列印
分類: 國內外民運活動(正體)

會員評分:  2 / 5

啟用星號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
 

歐洲六四26周年紀念活動的一組報道


本貼包含下列文章:
  大紀元時報:法國民運團体:“我為六四英雄獻朵花”
   美國之音:倫敦使館前紀念六四26周年:揭發真相、拒絕遺忘
   自由亞洲:六四紀念活動在德國斯圖加特中心廣場展開
  德國彭小明:別具一格的六四追思禮拜
   公民議報:巴黎尋找八九詩人老木(劉衛國)
   博訊來稿:人道志愿者尋獲劉衛國“老木”

 

◇ ◆ ◇ ◆ ◇ ◆ ◇ ◆ ◇ ◆ ◇ ◆ ◇ ◆ ◇ ◆ ◇ ◆ ◇

法國民運團体:“我為六四英雄獻朵花”

 

  各位民運人士在獻花之后集体合影
圖為各位民運人士在獻花之后集体合影。(張健提供)

民運人士、巴黎教會張健牧師在六四紀念碑前獻花留影
民運人士、巴黎教會張健牧師在六四紀念碑前獻花留影。(張健提供)

巧合的是,在獻花活動的當天,有好几輛64路公共汽車停在紀念碑的周圍。
巧合的是,在獻花活動的當天,有好几輛64路公共汽車停在紀念碑的周圍。(張健提供)

  (大紀元記者張妮法國報導)為紀念“六四”事件26周年,法國部分民運人士向1989年“六四”面對中共屠殺的英雄們和受難者舉行了獻花紀念活動。該活動自6月2日開始,到6月5日結束。

  6月2日下午,獻花紀念活動于巴黎20區甘比大(Gambetta)公園的六四紀念碑進行。

  法國《中國團結》瑪麗女士、藏漢協會主席張逸夢、中國民主党法國負責人張曉峰、巴黎教會張健牧師、民主中國陣線張洪濤、老民主八九人士孫維邦、八九畫家高原、曾倫星、徐毅力、青年劉釗等人士參加了“六四”獻花活動。

  當天到晚上七點,還有人絡繹不絕的去那里獻花。

  張健先生表示,盡管不是星期日,周六周末,但是整天都有人在不同時間獻花。這本身就是一种表達和態度。

  “我的心上刻滿彈痕。”學者作家齊邦媛先生如是說:“活著,是有話要說,有尊嚴要爭。”

  巧合的是,在獻花活動的當天,有好几輛64路公共汽車停在紀念碑的周圍。

  以下是民運團体為紀念“六四”26周年的題詞:

  如果二十六年前,他們的眼淚沒有白淌,請為他們獻一朵花。
  如果二十六年前,他們的獻血沒有白流,請為他們獻一朵花。
  如果二十六年前,他們的生命沒有白死,請為他們獻一朵花。
  如果二十六年后,他們的牢底沒有坐穿,請為他們獻一朵花。
  如果二十六年后,他們守節身死亡天涯,請為他們獻一朵花。
  如果二十六年后,他們的名字還會提起,請為自己獻一朵花。

責任編輯:楊亦慧

原載于《大紀元時報》网站2015年6月4日
http://www.epochtimes.com/gb/15/6/4/n4450517.htm

 

◇ ◆ ◇ ◆ ◇ ◆ ◇ ◆ ◇ ◆ ◇ ◆ ◇ ◆ ◇ ◆ ◇ ◆ ◇

倫敦使館前紀念六四26周年:揭發真相、拒絕遺忘

美國之音江靜玲

 


英國各界在倫敦中國使館前呼吁中共當局公布六四真相(美國之音江靜玲拍攝)

倫敦——紀念六四26周年,英國各界于4日晚間在倫敦中國使館前舉行燭光悼念活動。來自中國、香港、台灣華人,以及支持中國民運的外籍人士約一百多人,聚集一堂,哀悼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罹難者,拒絕遺忘,要求中國政府公布六四真相。

  這項活動,于格林威治夏令時間晚間7時展開。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士先為26年前在北京死于戒嚴部隊槍下的死者默哀,与會者并以自愿的方式念出1989年6月4日凌晨在天安門廣場上罹難者的名字。當這些名字逐一讀出時,現場一片肅穆。罹難者中年齡最幼者,年僅六歲。

  26年前中共解放軍在鎮壓中,遇難人數,迄今依然是謎。這些在倫敦中國使館前參与悼念的人士,要求中國政府公布被掩蓋的六四真相,包括确切死亡人數在內,并要求中共當局釋放那些在八九年六四后遭拘捕,到今天一直被關押的“天安門囚徒”,以及六四后陸續被拘捕,包括劉曉波、浦志強和高瑜等20多名民運和自由派人士。

  這項紀念活動籌辦人、89民運北京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委邵江表示,活動的基本要求在于調查六四真相,保障人權自由。他指出,“紀念亡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們未完成的事,重現在公民行動上。”。

  与會者中有一些來自中國年輕的面孔。一位27歲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八九年時,他才2歲,但他在20歲時,翻牆在网路上看到天安門事件相關影片,出國后讀了六四真相的書,覺得自己必需要來悼念這些當年的罹難者,“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拒絕遺忘。”。

  另一對攜帶著幼子參加活動來自香港的年輕夫婦表示,他們覺得有責任把六四的歷史真相,承傳下去;另一位過去10年來每年都參加倫敦紀念六四活動的女士指出,26年過去了,她原本以為中國政府會慢慢改善,但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如今反而更打壓自由,“我對中國不是失望,根本是絕望了。”。

  4日晚間在場的人士中,除了有穿著“六四”黑衫者外,還有身穿“要求真普選”T恤,打著象征香港占中運動黃色雨傘的人士。相較于去年,倫敦紀念六四活動的參与人數相對減少了。但哀悼和堅持的精神,依然未變。

原載于《美國之音》中文版,2015.06.05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longdon-june-4th-20150604/2808525.html

 

◇ ◆ ◇ ◆ ◇ ◆ ◇ ◆ ◇ ◆ ◇ ◆ ◇ ◆ ◇ ◆ ◇ ◆ ◇

六四紀念活動在德國斯圖加特中心廣場展開

 

  旅居德國席海明。(南洲攝影)
旅居德國席海明。(南洲攝影)

  作為德國基督教日活動一部分的紀念六四的活動,六月三號晚上正式開始,四號繼續在斯圖加特中心廣場繼續展開。

  今年的六月四號是德國傳統宗教節日——基督圣体圣血節,全國放假一天,除了在慕尼黑等各大城市有傳統的宗教儀式活動外,四號到七號第三十五屆基督教日在斯圖加特舉行。大約有十万來自德國各地的基督教徒到斯圖加特參加了活動。

  据記者了解,德國總統高克再次參加了基督教日的活動,并且將在四號當天和出席教會日活動的印度儿童人權活動家運動家薩蒂亞爾蒂(Kailash Satyarthi)舉行論壇討論,題題目是,“政治能夠為我們的共同生活作什么”。薩蒂亞爾蒂是二零一二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作為基督教日活動一部分的,流亡德國的异議人士團体組織的紀念六四的活動四號也全面展開。為此,四號中午記者采訪了在斯圖加特市中心廣場,正在活動現場的席海明先生。席海明先生是八十年代初期內蒙古高校學生運動的總指揮,此后成為蒙古族著名的維權代表人物,八九年后流亡德國。關于正在進行的活動,他介紹說,“今天因為是基督教日,德國的宗教節日,所以有將近十万人分布在斯圖加特市區的不同場所。我們是在市中心的中心廣場旁邊,有五十多個人。參加我們的活動的著名的有廖亦武先生,他是作家,天安門母親群体的代表許力平女士,她是從美國飛過來的。還有維吾爾人的世維大會的副主席,達賴喇嘛的歐洲代表,還有我們蒙古族人,可以說各組代表都有。此外還有法國漢學家瑪麗•侯芷明教授的代表。昨天晚上我們已經開了一個關于六四的討論會,開到晚上十二點以后還沒有結束。對六四問題我們大家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討論的很熱烈。”

  關于三號晚上舉行的紀念六四討論會,席海明先生具体介紹說,“天安門母親群体的代表許力平女士介紹了她丈夫在六四當時被打死,搶救等的整個過程,血淋林的現實讓大家一個是看到當時殘酷的情況,還有呢是不要忘記這段歷史。廖亦武發言回顧了他六四時的情況,還演奏了他自己創作的勿忘六四的樂曲。還有費良勇、廖天琪,瑪麗的代表,維吾爾的代表,達賴喇嘛的代表都做了發言。我也作為我們蒙古人的內人党代表做了發言。歐洲台商會的副主席,德國台商會主席郭琛先生也做了發言。昨天晚上很熱烈,十二點過了大家依然討論的很激烈,發言很踊躍。”

  關于六四,席海明先生作為蒙古族的維權人士最后特別強調說,“從我個人覺得,六四大家能夠走到一起是鮮血把大家連到一起了。因為中國避免流血的歷史必須開辟新篇章。這個流血對當代中國人來說記憶深刻的是六四,這也是一個大的歷史事件,但是其實這种流血在中國的內蒙古地區,維吾爾地區,西藏地區,流血不僅早就開始了,而且還在繼續。小的六四有很多,一直沒有停止過。所以因為鮮血現在我們各民族走到了一起,為了結束流血的歷史我們各民族也必須共同奮斗,迎接美好的未來,各民族美好的未來。所以我覺得,大家團結起來,形成共識、一起努力,這是大家要走的路,也是一個大方向。”

(特約記者:天溢 責編:吳晶)

原載于《自由亞洲電台》中文网站,2015-06-04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gr-06042015101819.html

 

◇ ◆ ◇ ◆ ◇ ◆ ◇ ◆ ◇ ◆ ◇ ◆ ◇ ◆ ◇ ◆ ◇ ◆ ◇

別具一格的六四追思禮拜

德國 彭小明


  當我們在斯圖加特市中心街頭舉行了六四圖片展覽和公眾演講集會之后,略覺疲憊,又走入斯圖加特雷曼俱樂部的鐵克諾(Techno)音樂廳,不免有點儿詫异。一場以紀念二十六年前在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為主題的晚會,怎么會在鐵克諾音樂廳舉辦呢?是的,這是一种現代化的方式。我們開始了一個晚上的領略和嘗新。

  來這里蹦迪的几乎都是年輕人,主要是中專生和大學生。因為是晚間,又是今年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天,午間气溫高達三十三度,所以他們全是夏夜的打扮,女孩子們的衣衫裙裾,簡直是相當的性感飄逸。但今天的晚會并非普通的鐵克諾舞會,而是德國教會同中國民運團体和异議人士聯合舉辦的六四死難者追思禮拜。晚會准時在二十點正開始了。一開始就是震耳欲聾的鐵克諾電子音樂,三個大銀幕上展現的是同樣的現代藝術畫面。万花筒式的變換圖形,几何形、無規則形,多色彩、素色和黑白交替。表現了現代年輕人的審美意識。我們生活的時代就是一個七彩紛呈,信息万變的時代。


關注劉曉波的牧師羅蘭庫訥

  晚會的主持人是基督教福音新教的牧師羅蘭庫訥先生。他在開鵬鎮萊茵瑪斯職業學院開有宗教和政治課程。他的課程別開生面,不是簡單的誦經講經,而是結合當代的人權和政治的現狀,讓學生們了解人生哲理和世界大勢。多年來他選擇了中國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為代表人物,帶領學生認知人權和自由的真諦,舉辦多次活動,為中國的政治犯劉曉波呼吁和吶喊。2014年六四紀念日,他帶領一些學生与中國流亡者團体一起在法蘭克福中國領事館前面聯合舉辦抗議示威。2014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該校師生350多人在柏林中國大使館門前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強烈要求中國當局釋放作家和人權活動家劉曉波,解除對劉曉波夫人劉霞的軟禁。并在行動中宣講劉曉波等人起草的《零八憲章》。他們的行動得到了德國綠党在聯邦議會的人權事務專員托姆科尼格的支持。2015年六四紀念日,白天師生們在斯圖加特市中心与中國异議人士一道舉辦紀念活動,晚上又舉辦了六四追思禮拜。通過他們的活動,中國民主運動的團隊把歷來都是獨立舉辦的紀念活動跟德國的群眾性大規模宗教節(六四這一天正是福音新教的宗教節,今年在斯圖加特舉辦)結合在一起,大大擴展了紀念活動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庫訥先生不僅帶來了數百名學生,還吸引了當地的一些青年和大學生(附近就是大學宿舍樓),前來關心中國的人權問題。而且他把自己的三個孩子也都帶來參加活動。他的大女儿甚至表示,以后要學習中文,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國的人權狀況。


六四追思禮拜

  庫訥牧師主持了追思儀式。他沉痛地悼念六四死難的北京學生和市民,為他們的亡靈祈禱。然后是廖天琪女士向与會的青年們介紹六四的經過和慘狀,然后又講述了劉曉波被判刑,劉霞被軟禁的現狀。每一次講解和說明之后,就有一段鐵克諾電子音樂,讓年輕人在勁歌的節奏之下,猛烈地跳起勁舞,反思和對比在中國的政治囚徒生活在如何禁錮的世界,而我們卻享受到何等的自由。

  銀幕上先放出變幻莫測的几何形和万花筒色彩,接著就是大家勁舞的時間。勁舞之后,是充滿生活气息的電視紀錄片。一個健美無比的歐洲姑娘,身穿比基尼泳裝,臂挽一葉沖浪小舟,穿過海邊的樹林,自由自在地在林中行進,然后她躍入水中,盡情地沖浪,在波峰浪尖中沉浮,笑厴迷人,海闊天空。可是鏡頭忽然變換,出現的是中國的監獄,一排排整齊坐監的女犯,由警察看守著听訓,然后列隊行走。又是沖浪的女孩,她的笑厴,她的身軀,忽而出水,忽而沉潛。然后鏡頭變換到了海上的輪船。滿載非洲難民的輪船在波濤洶涌的海面顛簸,海浪劈頭打來,船体歪斜之后,許多難民落入大海,人与海浪搏斗,生死竟在一念之間。有的難民到達了歐洲的海岸,得到了救助,可是還有多少難民葬身魚腹?然后又是鏡頭的變換,屏幕上上出現了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示威場面。人山人海,旗幟和標語的海洋,學生和軍人的對峙,然后是火光沖天的場面。鄧小平李鵬下令向手無寸鐵的學生開槍。被軍隊殺害的年輕人,血染的北京街頭。坦克和軍隊。坦克向前推進,一個年輕人走向坦克,憤怒地甩手抗議,并登上坦克向坦克內喊話,然后跳下坦克,再次阻攔坦克。他就是坦克人王維林。這時候過來了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推搡指責王維林,接著過來好几個白衣綠褲的軍人把王維林架走。從此再沒有人知道他被押往什么地方,音訊杳無。

  ……然后是全体默哀,悼念天安門死難者。

  歇息之后,鐵克諾音樂再起,學生們伴隨著音樂而舞蹈。可是心中揮之不去的是剛才慘烈的鏡頭。那是多么強烈的對比!自由的休閒、沖浪,禁錮的監禁、勞改,坦克机槍的屠殺和勇敢的阻攔、抗爭……


六四死難者的遺孀許力平

  站在台前的是死難者的遺孀許力平。她的夫婿于地生前是北京科技學院太陽能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并因科技發明而獲獎。他們夫婦和儿子原是一個充滿愛意的家庭。可是1989年六四的槍彈忽然間奪去了于地的生命。從于地受傷到手術無效而去世,許力平經歷了心靈的煉獄。那是任何人都難以忍受的煎熬。許力平參与了天安門母親群体的抗議活動。她曾寫信質問中共當局:“我為什么不能起訴開槍打死我丈夫的人?”她的生活非常清苦,曾經不得不到菜市場撿來菜皮勉強度日。1995年她受洗皈依了天主教會。教徒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怀推動她去幫助災區人民,去做醫院里術前心理輔導和術后穴位按摩的義工。現在許力平已經移居美國。靠自己的工薪維持普通的生活,同時依然時刻關注著中國的民主運動和天安門母親活動。


六四詩人廖亦武

  天安門大屠殺發生后,劉曉波的朋友,草根詩人廖亦武寫出了他的長詩《大屠殺》,并拍攝該詩的姊妹篇影片《安魂》。可是中國當局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作品。他和影片的劇組被國安局抓捕。從此牢獄之災就跟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出獄后在海外出版了多本著作,讓當局頭痛不已。中國當局限制廖亦武出書、出境。廖亦武的著作開始在德國出版,并得到德國讀者的熱情歡迎。廖亦武在万般無奈的情況下向默克爾總理發出了求救的請求。最后終于得以逃出中國當局的魔掌,定居德國柏林。在迪斯科晚會上,廖亦武帶來了他獨特的音樂詩歌節目。他低沉壓抑的朗誦,配上了他的轉鈸音響,以及其后的吹簫,造成了一种沉郁的音響效果,在場的青年們并不理解廖亦武念出的漢語詩句,卻听得出詩歌和音樂共同构成的憤懣和激情。

  當銀幕上出現七彩的几何圖形和電腦信息的時候,青年們情緒激越地手舞足蹈,釋放出自己心中的郁悶和憤慨,用舞蹈表達對于屠殺,對于迫害的深惡痛絕。


介紹中國的政治犯

  勁舞之后,全球支持中國和亞洲民主化論壇理事長費良勇先生向年輕人介紹中國當前在押的政治犯。与會的中國同胞列隊展示十位被囚禁的异議人士大幅照片。每介紹一位,大照片就高高舉起。王炳章因為創辦了《中國之春》雜志,創立了海外第一個中國大陸人士組成的民主社團中國民主團結聯盟,被中共從越南綁架回中國,判處無期徒刑。高瑜是女記者,七十高齡,因披露中共中央2014年九號文件的內容被判刑。其實這些內容在報刊中已經被反复議論,就是所謂的七不講。中國公民為什么一定要為共產党保守机密?法理何在?伊利哈木是北京民族大學教授,因為反對新疆极端恐怖主義而創辦維吾爾族网站,結果竟被中國當局誣為鼓吹极端主義而判刑……

  音樂又起,悲憤和不平讓所有的年輕人無法平靜,他們跳起了憤怒的迪斯科,用節奏表達心中的塊壘。庫訥引用了馬丁路德金所說的一句話:“只要身邊還有人沒有尊嚴,我就不能夠心安理得”。大義凜然,言簡意賅。晚會通過決議,譴責中共當局,緬怀六四英靈,征集簽名,強烈要求釋放劉曉波,解除對劉霞的軟禁,還所有政治犯和良心犯以自由。決議案和簽名(包括姓名地址和簽名真跡)將匯總遞交給宗教節籌備總部公開發布。紀念晚會在激越的鐵克諾舞曲中結束了。從雷曼俱樂部出來,斯圖加特的街頭車水馬龍,到處都是宗教節活動的人群。


回想聯邦德國的青年教育

  鐵克諾勁舞樂曲依然在耳邊縈回,讓人久久回味這一場思想和形象的盛宴。這是一堂宗教和政治大課。是萊茵瑪斯職業高校聘請的庫訥牧師組織的哲學和社會學教程。他寓教于樂,不用長篇大論或高頭講章,卻用了青年人最熱衷的鐵克諾勁舞的形式。并且巧妙地穿插了電影的直觀手段,把劉曉波、高瑜和伊利哈木等人的形象,王維林只身攔擋坦克的過程,跟歐洲姑娘的美麗自由形象展開對比,給予每一位同學的心靈都造成劇烈的沖擊。這樣強刺激的沖擊可以直入心底,永遠也難以忘記。回看我們中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全部是采取高壓強制的手段,作為升學必考的內容強迫記憶,教科書里充塞謊言。共青團、少先隊的活動反复穿插相關的內容,紅色旅游,走長征路、學雷鋒做好事,充滿虛偽和自欺欺人。劉胡蘭、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王杰、孔繁森一大堆英雄人物,還有半夜雞叫、收租院水牢,有的半真半假,有的全是謊言。這樣的“知識”一旦見光,立刻化作無形,化作惡心。國內的教育也不是一視同仁的。文革時代講究家庭出身,出身不好的,享受不到平等的待遇,入團入党升學招工都沒有資格,文革以后,党團員仍比非党非團优先。比如有一年,法國總統德斯坦訪問上海,將赴复旦大學講演。團支部就通知各班的党團骨干和入党積极分子留下來進入會場,盡量不讓其他同學与聞其事。非党非團的學生未必要去搗亂,但這樣不平等的待遇,鬼鬼祟祟的行徑實在不是君子之所為。斯圖加特的六四追思會,所有的同學和外來青年都可以入場,不論血統、膚色、宗教,階層。既來听講,獲取信息,又來參与,身心共舞。自由開放,激情奔放,無拘無束,反而留下永遠難以磨滅的印象。

 

◇ ◆ ◇ ◆ ◇ ◆ ◇ ◆ ◇ ◆ ◇ ◆ ◇ ◆ ◇ ◆ ◇ ◆ ◇

巴黎尋找八九詩人老木(劉衛國)

巴黎新聞与評論

  今年4月以來,巴黎尋找詩人、天安門廣場宣傳部長劉衛國以幫扶小組為平台,采用了新的辦法。由王龍蒙、劉衛國同鄉申平、曹建華、任畹町負責接受劉的家人、北大同學的委托,指定付玉同學每天搜尋衛國,地點遍及巴黎各個救濟點、有關醫院和警局。付同學發送的尋找消息文字圖片已達500條左右,大致掌握了劉衛國的流浪行蹤,而且,已經完成了家人的委托手續。

  5月31日,在巴黎紀念六四26周年的大會上,付玉和任畹町散發尋找衛國的法文傳單。劉衛國的家人和同學王友琴、高遠東等人同在幫扶小組群內与巴黎尋找者密切互動。盡管困難很大,可是,為了劉衛國与家人早日團聚,結束他的痛苦,人們信心十足。

 

2015年5月20日付玉王龍蒙申平任畹町商討尋早老木
2015年5月20日付玉王龍蒙申平任畹町商討尋早老木

紀念6.4大會上付玉任畹町散發尋劉衛國傳單
紀念6.4大會上付玉任畹町散發尋劉衛國傳單

紀念6.4大會制作尋劉衛國法文傳單
紀念6.4大會制作尋劉衛國法文傳單

1989年劉衛國(老木)天安門廣場中者
1989年劉衛國(老木)天安門廣場中者

2015年春節期間,徐先生劉釗王龍蒙在運河邊搜尋劉衛國
2015年春節期間,徐先生劉釗王龍蒙在運河邊搜尋劉衛國

紀念6.4大會
紀念6.4大會

原載于《公民議報》
http://www.yibaochina.com/FileView.aspx?FileIdq=6222

 

◇ ◆ ◇ ◆ ◇ ◆ ◇ ◆ ◇ ◆ ◇ ◆ ◇ ◆ ◇ ◆ ◇ ◆ ◇

人道志愿者尋獲劉衛國“老木”

巴黎動態

 

  終于找到了失蹤半年多的劉衛國“老木”

  在各方友人不懈努力下,終于找到了失蹤半年多的劉衛國“老木”。

  居住巴黎的六四學生王龍蒙及民運前輩任畹町連同FUYU先生共同發現并現場拍照,給劉衛國的家人及同學故友一個莫大的欣慰!旅居巴黎的曹先生剛剛發來圖片,筆者韓榮利十年來多次會面交談确認是劉衛國本人。圖片是6月6日由FUYU先生拍攝于慈善食品派發點。

  劉衛國,筆名老木,江西萍鄉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作協《文藝報》編輯。80年代中期他主編的《新詩潮詩集》,曾作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相關課程的參考書。1989年天安門事件后流亡法國。

原載于《博訊》网站,北京時間2015年6月10日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intl/2015/06/201506101512.shtml

點擊數: 16418